“馕”,波斯语音译,意为面包。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兹别克、塔塔尔等族民间传统主食。馕在新疆的历史悠久,外皮为金黄色,古代称为“胡饼”、“炉饼”。馕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多为发酵的面,但不放碱而放少许盐。馕大都呈圆形,最大的馕叫“艾曼克”馕,中间薄,边沿略厚,中央戳有许多花纹,直径足有40-50厘米。这种馕大的要1-2公斤面粉,被称为馕中之王。最小的馕和一般的茶杯口那么大,叫“托喀西”馕,厚约1厘米多,是做工最精细的一种小馕,还有一种直径约10厘米,厚约5-6厘米,中间有一个洞的“格吉德”馕,这是所有馕中最厚的一种。馕的花样也很多,所用的原料也 很丰富。 馕在新疆有着“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馕”的美誉,历史上伽师人就以打馕谋生著称。卡特力玛(千层)馕营养丰富,在喀什的历史悠久,不仅味道好,而且长时间保存不会变质,是理想的“方便餐”。 简介
“馕”在新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少数民族最主要的面制品,在新疆有“可以一日无菜,但不可以一日无馕”的说法。馕是新疆各族人民日常生活必备的食品,几乎每人每天都要吃馕,尤其是少数民族更是把它作为一天三餐的主食,馕已成为新疆民族食品的代表作,也成了新疆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