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仁枚

英籍华裔电影企业家、邵氏兄弟创始人之一
邵仁枚(1901年1月1日-1985年3月2日),[4]号山客,[14]祖籍浙江宁波。[15]英籍华裔电影企业家,[2]邵氏兄弟创始人之一,[4]制片人、编剧、导演。[1]
1924年,邵仁枚赴新加坡考察电影市场情况,[16]次年邵仁枚的大哥邵醉翁在上海创办天一影片公司[16][14]邵仁枚主要负责编剧和影片发行任务。[4][17]1926年,邵仁枚带领其弟邵逸夫再次南下新加坡,开拓南洋电影市场。[4]
1927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创办海星影片公司,并组成院线。[18]同年邵仁枚、邵逸夫首创流动放映车。[17]1930年,邵仁枚与邵逸夫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经营多间戏院,兼负责电影发行[4]1931年,天一拍摄首部采用胶片录音的有声影片《歌场春色》,为中国有声电影技术带来突破。[19]
1934年,天一公司推出中国影史第一部由中国人制作的有声粤语电影《白金龙》,[17]邵仁枚通过购买《白金龙》在马来亚和新加坡的发行权,打开了南洋发行市场的渠道,垄断了南洋地区的发行网点。[20]1939年,邵仁枚改入英籍。[2]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邵仁枚被日本人拘禁,[21]之后获友人搭救而恢复自由。[22]
1958年,邵仁枚与六弟邵逸夫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SB)。[4]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与邵逸夫共同展开庞大的扩张计划,实行“每月一院”的办法大开影院,在香港和东南亚,邵氏影院形成一张巨大的发行网络。[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