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津河,金时称“狗河”,汉朝时称“石城川水”,蒙古语称“僧机图河”。属于内陆季节河流,是凌源市和喀左县南部主要河流之一,发源于凌源市三家子乡宣杖子平顶山,于喀左县桃花池汇入大凌河。地理坐标:东经119°22′~119°34′,北纬40°41′~40°57′。 水文
渗津河,系大凌河水系Ⅱ级支流,海拔高程1 056~324米之间,是东南北三面凹向西的低山丘陵区,境内面积623.8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19.02%,占山区72.3%。干流长56.71千米。源头直入老厂子水库后,自东北向西至朱杖子大转,转回东北流经沟门子、三家子,于四合当张家窝铺与喀左县山嘴子镇以河为界,在王家窝铺村入喀左县山嘴子镇海岛营子村,于平房子镇穿过G306国道桃花池大桥后汇入大凌河。境内有胡杖子河、奎胜店河、平地河、歪脖杖子河、宣杖子河5条分支,奎胜店河为100平方千米以上支流,发源于境内牛营子乡郭家店村方家岭。流域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464.6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2097毫米,年平均气温为8.3℃,多年平均风速偏南3.2米/秒,偏北3.6米/秒。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2822.7小时,最大冻层1670毫米。最大积雪280毫米。流域大暴雨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北跳及华北气旋和高空槽配合的影响,局地暴雨受东北冷涡影响。查调水文资料,出境口多年平均径流量5882.8万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7553.9万立方米。流域内有4个乡镇、10.87万人,年产值3.75亿元。 据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2004年170年史书统计,流域内发生旱灾62次,其中大旱26次;发生水灾41次,其中大水灾19次。1962年7月连续7日降雨290毫米,导致老厂子水库决口垮坝。
流域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