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继茂

清初三藩之一
耿继茂(生年不详—1671年),[1]辽东人,清代将领,靖南王耿仲明之子,清初三藩之一。[2]他自幼随父征战,性格骁勇善战而贪婪暴虐。
清顺治初年,耿继茂获封子爵。顺治六年(1649年),随父征讨广东,后因父耿仲明不堪部下隐匿逃人之罪自尽,耿继茂以长子身份继续领军,并成功进军广东,立下军功。顺治八年(1651年),耿继茂承袭父爵为靖南王。此后,他征战四方,对清廷定鼎中原贡献卓著。顺治十七年(1660年),耿继茂奉命镇守福建,与吴三桂尚可喜形成三藩并立的格局。康熙初年,耿继茂采取剿抚并施策略,平定郑氏家族抗清武装,稳固了清廷在闽浙地区的统治。然而,随其在福建势力的增强,耿继茂横征暴敛,权势滔天,几成当地霸主。康熙十年(1671年)正月病危,耿继茂请求康熙帝准许其子耿精忠代理藩务,获准。同年五月病逝,六月,耿精忠承袭靖南王爵。[3]

人物生平

顺治初年,耿继茂凭借卓越战功被授予子爵之位。顺治六年(1649年),他随父耿仲明征战广东,不幸耿仲明身故,耿继茂毅然接过指挥权,与平南王尚可喜并肩作战,成功攻克南雄韶州广州等地,并分兵平定肇庆罗定高州雷州,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
顺治八年(1651年)四月,顺治帝鉴于耿继茂的卓越贡献,特命其承袭靖南王爵,成为一方诸侯。顺治九年(1652年),南明桂王朱由榔部将李定国侵扰广西桂林失守,孔有德壮烈牺牲。耿继茂与尚可喜迅速反应,率兵驰援,成功收复梧州南宁平乐浔州横州等地,稳定了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