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喙嘴龙-抖音百科
喙嘴龙(拉丁文名:Rhamphorhynchus)。喙嘴龙生活在一亿三千万年前,是一种能飞行的爬行动物。体长约60厘米,上下颌上有尖齿,喜食鱼类。翼骨间有翼膜,像鸟类的翅膀。尾巴很长,末端有一个舵状的皮膜,所以又叫它“舵尾喙嘴龙”,旧称嘴口龙,长尾翼龙。是翼龙家族里的一个分支,长有长而尖的利齿,全身披有细小的皮毛,翼展1米,以各种鱼和昆虫为食,是早期的翼龙,到后来逐渐被短尾的翼手龙所取代。 形态特征
喙[huì]嘴龙是比较原始的一种翼龙,它全身披有细小的皮毛,翼展有1米左右。喙嘴龙以各种鱼和昆虫为食。它有许多大而尖利向前倾斜的牙齿,它的尾巴很长,末端有垂直伸长的像苍蝇拍子一样的舵状皮膜。有人用紫外线照射舵状皮膜的痕迹化石,发现喙嘴龙祖先的尾巴上有许多的小的突起,在进化过程中形成舵状皮膜。这种长尾巴上的舵状皮膜能使翼龙在飞行时保持平衡,特别是在空中改变飞行方向时,能起到稳定的作用,很像飞机上的自动稳定器。这类恐龙有很大的喙状骨,胸骨上有控制飞行的肌肉,它的特点是头大,身子小,头骨较重,并且有20厘米长,长在一个长长的脖子上。 广义的喙嘴龙指所有长尾短颈的翼龙的总称,代表种类有无尾颚翼龙,舟颚翼龙,双形齿翼龙等。 已发现最大型的喙嘴翼龙标本(编号BMNH 37002)的身长为1.26米,翼展为1.8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