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雷德·雷德尔

阿尔弗雷德·雷德尔
阿尔弗雷德·雷德尔(1864年3月14日-1913年5月25日)是奥匈帝国军官,曾担任奥地利陆军情报部门Evidenzbureau的负责人。他是一战前间谍活动的重要人物,引入了一些激进的创新,利用先进技术捕捉外国间谍。1913年,雷德尔的继任者马克西米利安·龙格发现雷德尔本人也是一名高薪间谍,为俄罗斯帝国军事情报机构工作。被揭露后,雷德尔自杀。尽管雷德尔的同性恋事实在事件中被公开,但后来的俄罗斯档案调查显示,他的俄罗斯控制者并不知情,他的性取向与间谍活动无关,而是受到物质利益所诱惑。雷德尔的披露对战争进程影响不大。

生平

出身加利西亚伦贝格(现乌克兰利沃夫)铁路工人家庭,青年时代浪迹四方,会多种语言,因得宠于奥地利军方情报头子冯·吉斯尔将军,1900年升为反间谍部队的头目,1902年充当俄国间谍(据分析是他同性恋的证据被俄国华沙情报机构掌握威胁所致)。1902-1903年将大量情报送给俄国人,包括密码、信件、地图、照片、军事命令、动员计划、奥地利境内铁路公路情况等。同时又以用假证据诬告同时为俄国间谍及出卖俄国小间谍等手段,骗取反间谍英雄的声誉。1913年其邮件被截获,间谍身份暴露,不得不承认犯有叛国罪。不久,在留下致其兄和冯·吉斯尔将军的短信后自杀。
据后来人指出,他出卖奥匈帝国在俄罗斯活动的特务名单,以及奥匈帝国总参谋部的第三号作战计划。使得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奥匈帝国军队屡战屡败,伤亡高达50万。据估计,“雷德尔要对其中20%-30%的伤亡负有直接或间接责任”。但也有人对其间谍案持有相反看法,典型的就是1984年匈牙利奥地利、西德合拍的电影《雷德尔上校》,这部电影就是说他完全是官僚内讧的牺牲品。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