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茶

原产于贵州石阡县等地的茶品
苔茶,又名苔子茶,是茶树有性群体品种之一,属于灌木型,树姿开展,中生种。其叶端钝尖,叶肉厚,质地尚柔软,叶色黄绿,叶面隆起,叶脉明显,芽叶茸毛多。苔茶结实力弱,抗逆性强,抗寒性、抗病虫害强、抗干旱,水浸出物质中茶氨酸含量高,富含锌、硒、钾等对人体有益的化学元素。[1]

产地分布

苔茶原产于贵州省石阡县湄潭县,主要分布在贵州大娄山以南的乌江流域。此外,四川陕西、安徽、浙江等省也有引种。1985年,苔茶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GS13025—1985。[2]

特性

苔茶的植株灌木型,树姿多半开张,分枝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深绿或淡绿,叶面隆起,欠光泽,叶尖渐尖。芽叶春、秋两季多绿色,夏季绿紫色,茸毛多,一芽三叶百芽重74.0g。花冠直径2.5~3.4cm,花瓣5~7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种子棕褐色,种径1.4cm。苔茶芽叶生育力强,持嫩性较强。春茶萌发期在3月下旬,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产量高,每667平方米可达34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2.6%、茶多酚27.2%、儿茶素总量18.1%、咖啡碱4.9%。适制绿茶,滋味醇。抗寒性、适应性强。易受红蜘蛛牡蛎蚧危害。适栽地区为西南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