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馥,原名贞复,字馨航,是民国时期北洋军阀政府最后一任国务总理。[1][2]
潘馥1883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马坡镇潘庄一家累世为官的名门望族,幼年熟读经书,并考取了清末的举人。[1][2]1913年1月,潘馥被委任为山东实业司司长,同年3月,潘馥加入统一党,与周自齐、靳云鹏同为山东支部负责人。1916年5月,潘馥出任全国水利局副总裁、署理总裁,与济宁刘韵樵、靳云鹏等8大家合股投资30万元(银币)创建济宁济丰面粉厂。1918年3月,潘馥与马丹铭、靳云鹏等人合资创办济宁电灯公司。1919年9月,任运河疏浚局副总裁、北洋政府财政次长兼盐务署署长、山东省筹账会会长。1920年,潘馥代理部务兼任盐务署督办。1921年底,靳云鹏内阁倒台,潘馥随之去职,移居天津,其间在济宁开办慈善院,并与其父潘守廉捐款累计达万元,收容施助老弱病残和孤儿百余人。1925年,张宗昌任山东军务督办时,委任潘馥为督署总参议。1926年9月,潘馥复任财政总长。1927年,张作霖在北京成立中华民国安国军政府,任命潘馥为国务总理并兼任交通总长。1928年初夏,北伐军节节胜利直达北平,潘馥内阁也随之倒台,潘馥卸任后被张学良聘为高级顾问,后居津门,从此过起寓公生活。1936年9月12日,潘馥在北京病逝 ,终年53岁。[1] 早年
潘馥(1883—1936) 字馨航。山东微山县人。 潘馥先祖于明初从浙江处州迁至济宁东南35里定居,以姓取名为潘庄。六世祖潘明宇于明万历初考中进士,至潘馥一代,累世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