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循

东晋时期天师道的领袖
卢循(?—411年),字于先,小字元龙,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是东晋末年的一位群雄。他是东汉名儒卢植的后代,是西晋司空从事中郎卢谌的曾孙,卢循的妻子孙氏是孙恩的妹妹。[1]
隆安三年(399年),卢循随妻兄孙恩反晋,孙恩败死后被推为首领。他后受桓玄任命,但继续作乱。元兴二年(403年),卢循派姐夫徐道覆攻东阳等地,被刘裕击败后南逃。义熙元年(405年),他向东晋进贡后被任命高官。卢循与徐道覆北上连败晋军,但刘裕回师后重创之。卢循败退,最终在义熙七年(411年)还攻番禺时,被交州刺史杜慧度击杀于龙编。[1]

人物生平

起兵作乱

卢循神态风采清秀雅静,擅长草书隶书、弈棋等技艺。卢循年幼时,当时佛门僧人慧远(一作惠远)善于品评人物,当他见到卢循之后,便对卢循说:“你虽然体态状貌比较有素雅的儒风,但是心里却隐藏着不遵守法度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