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鲁台(蒙古语:ᠠᠷᠤᠭᠲᠠᠢ,鲍培转写:Aruγtai,西里尔字母:Аругтай;?—1434年),《蒙古源流》作太师阿噜克台,是明代东蒙古首领。[1]他是15世纪初登上蒙古族历史舞台的重要人物,作为东蒙古有实力的部落首领,他与瓦剌抗争多年,并先后拥立了两代大汗。他与明朝保持着时战时和的关 系,曾被明朝封为“和宁王”。明宣德九年(1434年),阿鲁台及部众遭到瓦剌所立的大汗袭击,战败被杀。[2][4] 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阿鲁台政变,杀死鬼立赤,立本雅失里为可汗,自任太师。明廷为抑制阿鲁台,封瓦刺部马哈木为特进金紫光禄大夫,顺宁王。永乐七年(1409年),阿鲁台杀明朝使者郭骥,大破明将福丘十万军队。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明成祖亲自率五十万大军讨伐阿鲁台,阿鲁台大败。永乐十年(1412年),可汗本雅失里被西蒙古瓦剌部首领马哈木所杀,马哈木拥立答里巴为汗,并送书明廷,请遣兵灭阿鲁台。永乐十一年(1413年),明廷惧马哈木势炽,转而支持阿鲁台,封之为和宁王。永乐十四年,阿鲁台击败马哈木,马哈木积忧愤死。永乐二十年,阿鲁台出兵进攻明朝兴和,朱棣统兵北征,阿鲁台败走。永乐二十一年,阿鲁台被明军击败,马哈木之子脱欢乘隙于饮马河(今克鲁伦河)再度攻打阿鲁台,俘其大量马驼牛羊和部众。宣德九年(1434年),阿鲁台于母纳山(今内蒙古乌拉山)和察罕脑刺间(今内蒙古五原以东地 区)被脱欢出兵攻击,与儿子失捏干一起被杀,脱欢尽收其部众,东西蒙古一时俱为其所有。正统三年(1438年),阿鲁台所立阿台汗、丞相朵几只伯被脱欢与脱脱不花共同出兵,袭杀。[3] 人物生平
鞑靼太师
明永乐初年,蒙古已明显分裂为两大部分,即西部蒙古的瓦剌和东部蒙古的蒙古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