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竹篙草

粉状胚乳目鸭跖草科植物
细竹篙草(Murdannia simplex (Vahl) Brenan)是鸭跖草科、水竹叶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海拔2700米以下的潮湿或积水的林下及林缘、沼泽、潮湿或积水草丛中,也生于水稻田中及其周边。对阳光适应性强,地质松软肥沃地段生长更好。具有两栖性。煮熟后可以作猪饲料。植株比较高大,花虽小但数量多,花序较大,全株可供观赏。花可制作贺卡。模式标本采自非洲东部。

形态特征

细竹篙草多年生草本,全体近无毛。根须状,多条等粗,粗壮,直径2-3毫米,密被长绒毛。主茎不育,短缩,有丛生而长的叶,可育茎由主茎基部发出,单支或2-4支,通常直立,有时上升,高达50厘米。叶在主茎上的丛生,禾叶状,长15-35厘米,宽0.6-1.5厘米;在可育茎上的叶常仅2-3枚,有时多枚,下部的较长,长可达12厘米,上部的较短,有时长仅1厘米。蝎尾状聚伞花序数个,组成顶生狭圆锥花序,整个花序长约5厘米;聚伞花序短,长至2厘米;总苞片膜质,早落,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不过1厘米;花序梗很短,长至1厘米。花在花蕾时下垂,花后上升;苞片早落,约与萼片等长;花梗在果期长约5毫米,伸直;萼片浅舟状,长约4毫米;花瓣紫色;能育雄蕊2枚,退化雄蕊3枚,花丝被长须毛。蒴果卵圆状三棱形,长4-5毫米。种子褐黑色,具多数白色瘤点,瘤点成以胚盖为中心的辐射状排列。花期4-9月。果期为10-11月。
细竹篙草

分布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