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梁河之战

宋军为夺取幽州,在高梁河被辽军击败的一次作战
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保宁十一年,979),宋军为夺取幽州(今北京,辽称南京),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被辽军击败的一次作战。
宋太宗为夺回五代后晋石敬瑭割给契丹燕云十六州(北京至山西大同等地区),于太平兴国四年五月平北汉后,未经休整和准备,即转兵攻辽,企图乘其不备,一举夺取幽州辽景宗耶律贤得知幽州被困,急令精骑增援。辽军反击,宋军三面受敌,顿时大乱,全线溃退,仅死者万余人,宋太宗乘驴车逃走。辽军追至涿州(河北涿县)乃止。
此次战争是辽朝宋朝第一次在战场上的直接对话,是五代十国时期结束以后的一场重要战争,这场战争结束了宋朝统一的步伐,并且在军事上总体开始处于劣势。此战,辽军发挥骑兵优势,远道增援,变被动为主动,给宋军以沉重打击;宋军轻敌冒进,首战失利,对以后与辽作战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历史背景

公元979年(太平兴国四年)五月,北宋灭亡北汉后,宋辽直接 对峙。双方接触线大体东起泥姑口(天津大沽口),西沿拒马河流域的信安军(河北霸县东)、霸州容城河北定兴东南),然后折向西北至飞狐(河北涞源北)及灵丘山西灵丘)以南,直达代州雁门(山西代县北)。此线以北为辽控制的幽云地区。当时习惯把幽云十六州中位于太行山北麓东南的檀、顺、[]、幽、涿、莫、瀛7 州称为“山前”,把太行山西北的儒、[guī]、武、新、云、朔、寰、应、代9 州称为“山后”。辽对这一地区特别是幽州十分重视,除派大丞相南京留守韩德让和大将耶律斜珍率兵防守幽州外,还在隋唐蓟城的基础上对幽州进行大规模的扩建,从而使幽州城成为方圆36 里,城高3 丈、宽1.5 丈,人口30万的陪都和军事、政治重镇。宋军在消灭北汉时,在太原集结了数十万部队。赵光义企图乘战胜的余威,一举夺取幽云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