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果榕

桑科榕属植物
聚果榕(学名Ficus racemosa L.)是桑科榕属植物,乔木,高达25-30米,胸径60-90厘米,树皮灰褐色。叶薄革质,椭圆状倒卵形至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0-14厘米,宽3.5-4.5厘米。榕果聚生于老茎瘤状短枝上,稀成对生于落叶枝叶腋,梨形,直径2-2.5厘米;雄花生于榕果内壁近口部,无柄,花被片3-4。花期5-7月。
喜生于潮湿地带,常见于河畔、溪边。
聚果榕是一种有广泛利用价值的树种,除树下本身的经济价值外,利用枝条放养胶虫生胶。木材可作牲口笼窖、建房作门和包装箱等。树冠庞大,根系发达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同时也是一种美化环境的绿化树种。果实可作食品。烤干成粉末,味美如葡萄干。鲜叶可作家畜的饲料。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5-30米,胸径60-90厘米,树皮灰褐色,平滑,幼枝嫩叶和果被平贴毛,小枝褐色。叶薄革质,椭圆状倒卵形至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0-14厘米,宽3.5-4.5厘米,先端渐尖或钝尖,基部楔形或钝形,全缘,表面深绿色,无毛,背面浅绿色,稍粗糙,幼时被柔毛,成长脱落,基生叶脉三出,侧脉4-8对;叶柄长2-3厘米;托叶卵状披针形,膜质,外面被微柔毛,长1.5-2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