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怡

香港作曲家、音乐监制
1
2
林敏怡(Violet Lam),[2]曾用名林倩而,中国香港人,1950年9月10日于香港。[1]中国香港大学心理学及社会学学士,[3]香港流行音乐作曲家及唱片监制。[2]
林敏怡大学毕业后,留学欧洲,在意大利罗马圣茜茜亚音乐学院学钢琴及德国佛莱堡音乐学院修读作曲。1976年,她是威尼斯双年展上安东·韦伯恩国际室乐团的钢琴手,1977至1982年间在香港及欧洲举行了多场当代钢琴作品演奏会。她曾担任亚洲作曲家联盟(香港分会)义务秘书,亦是国际当代音乐协会(香港分会)的创会元老;在七十年代后期协办多场《新音乐香港》音乐会。[3]
1983年,林敏怡凭借《男与女》配乐获第20届台北金马影展最佳原创配乐提名,后又多次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中获奖或提名。[4]1987年,林敏怡发表了个人的第一张音乐专辑《自由领域》。[1]转年,她被波兰电视誉为当代杰出作曲家之一。[3]此后陆续发行专辑《地狱变》《梦醒梦》。2003年SARS疫情爆发,她出版了音乐专辑《致敬为“港大教研基金.SARS”筹款》。[1]2005年,改名为林倩而,成为“铜人疗法治疗师”,[2]但2007年又复名为林敏怡。[2]
21世纪初林敏怡在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办的音乐讲座中作主讲。[2]2010年,她获得自然疗法医师资格,成为美国「声音治疗师协会」的成员。2014年8月成为美国UISCA (美国整全健康科学协会)认可的「整全健康医师」。[6]
林敏怡创作的音乐作品涵盖古典、爵士、流行、电影及现代音乐等多种风格,在多个国际音乐节中演出。[3][2]林敏怡的代表作有电影配乐《男与女》《半边人》《倾城之恋》《彩云曲》《龙的心》及音乐单曲《吻别》《海誓山盟》《流浪》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