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格检查(1)视诊观察患者面容、营养情况、意识状况、精神状态等,有助于判断患者疼痛的严重程度和整体情况。 (2)听诊肠鸣音、血管杂音等可提示肠蠕动及腹部大血管的情况。 (3)叩诊叩诊可了解有无腹水、肾区叩击痛等。
(4)触诊了解有无腹部触痛、压痛、反跳痛等,还可触及肿大的浅表淋巴结及腹部包块,有助于诊断。 2.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血常规是常用筛查项目,对炎症有提示意义,但无特异性。
(2)尿常规尿常规可了解有无泌尿系统炎症、出血等,可用于泌尿系统疾病排查。 (5)肾功能急性肾盂肾炎等肾脏疾病的患者多存在肾功能的损伤,通过肾功能检查可评估肾脏的损伤程度。 (6)病原体检查病原体检查对感染性疾病有诊断意义,可明确病原体的类型,结合药敏试验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3.影像学检查(1)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临床常用的影像学筛查方法,可通过声像图进行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异位妊娠、泌尿系统肿瘤及结石的排查。经阴道B超可提高异位妊娠检查的准确率。 (2)X线片X线片可根据 结石影、气液平面等影像表现对泌尿系统结石、肠梗阻等疾病进行排查。 (3)CTCT可为腹腔疾病提供直接的诊断依据,可显示肿瘤位置、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对炎症改变也能较好的显示。
(4)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对微小病变及软组织较敏感,可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分期、治疗等提供参考。 4.病理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明确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也是肿瘤与其他疾病的鉴别依据。 5.其他检查内镜如腹腔镜、膀胱镜、结肠镜等可直接观察腹腔、膀胱、消化道等内部结构,并可取 材进行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