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参属-抖音百科
沙参属(学名:Adenophora Fisch.)是桔梗科下的一个属,共有约60种以上,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地区,中国约有40种,南北均产之,但以中部和北部最盛。该属的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肥厚肉质,味甜,可充饥或作补充食品之用。许多种类的根均可作沙参入药,常见的有四叶沙叶沙参和杏叶沙参等。沙参含有沙参皂甙,有润肺、止咳之效。沙参属的花大而美丽,可供观赏。该属的花序的基本单位为聚伞花序,聚伞花序有时退化为单花,轴上留下一至数枚苞片,顶生花先开,子房下位。花萼筒部形状各式,花萼裂片5枚,花冠为筒状,常紫色或蓝色,花丝一般略略长于花盘,花药细长;裂片狭长而卷曲,子房下位,胚珠多数。种子椭圆状。属模式种为Adenophora stenanthina(Ledeb.)Kitagawa(=Campanula stenanthina Ledeb.)。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根胡萝卜状,分叉或否。植株具茎基(caulorhiza 或caudex),这种茎基一般极短,分不出节间,直立而不分枝,但有时具短的分枝,有时具长而横走的分枝,其上有膜质鳞片,很象横走根状茎。茎直立或上升。 叶大多互生,少数种的叶轮生。
花序的基本单位为聚伞花序,常称为花序分枝,这种聚伞花序有时退化为单花,轴上留下一至数枚苞片,好象小苞片,因而整个花序呈假总状花序(顶生花先开),但常常仅上部的聚伞花序退化,因而集成圆锥花序,有时聚伞花序又有分枝,整个花序为大型的复圆锥花序。子房下位。花萼筒部的形状(亦即子房的形状)各式:圆球状、倒卵状、倒卵状圆锥形,倒圆锥状,花萼裂片5枚,全缘或具齿;花冠钟状、漏斗状、漏斗状钟形或几乎为筒状,常紫色或蓝色,5浅裂,最深裂达中部;雄蕊5枚,花丝下部扩大成片状,片状体的长度大致与花盘的长度相等,一般略略长于花盘,边缘密生长绒毛,镊合状排列,围成筒状,包着花盘,花药细长;花盘通常筒状,有时为环状,环绕花柱下部;花柱比花冠短或长;柱头3裂,裂片狭长而卷曲,子房下位,3室,胚珠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