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厉文翁-抖音百科
厉文翁(1202—1265),字圣锡,号小山,浙江东阳横店夏厉墅村人。[1][2][3]吴宁厉氏二十一世祖。从叶味道学,天下形势了如指掌。[4][5]为官四十载,立朝侃侃,善于谋划边事。宦迹遍及川蜀及苏浙皖赣,皆恪尽职守;经军御敌,理狱治民,[6]均颇有建树,为一代名臣。[7][8][9] 生平
厉文翁祖上,累世簪缨,高官迭出。南宋绍定初年(1228),其父厉模负责蜀地漕运,文翁随父辗转奔波。端平元年(1234),蒙古灭金后,铁骑南侵,由湖北入四川,文翁与父竭力捍御于成都。其间谋划战守,殚精竭虑,算无遗策。时任宰执的葛洪、乔行简对文翁赞赏有加。文翁深得宋理宗器重,被委以重任。上朝辞行时,呈上《进君子退小人疏》和《安辑淮民疏》。皇帝嘉其语言清朗,顺便问及其名“冉翁”的来历及含义。皇上说:“我替你将名字的第一字换一下,叫‘文翁’吧。”“文翁”原为西汉景帝末年蜀郡郡守,治水名臣。封建时代,皇帝赐名为极大荣耀,于是改名“文翁”。 文翁任淮泗郡牧。抵达任所的第二天,敌军即迫近城下。文翁激励将士开关杀敌,俘获甚众。宋元两军在都梁相持不下,文翁派勇士在 夜里缒[zhuì]城而下,冲破敌阵进入泗州城,命令泗州守将出城夹攻。天蒙蒙亮,信号齐发,宋军四面合围,元军大败,泗州、都梁两城得以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