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户

元朝户籍名称之一
元朝统治者为了更有效地控制百姓,把人民按不同的行业分成若干专业户,如民户、军户、匠户、医户、儒户等等,其中有一项特殊的人户,叫做“站户”。

简介

元朝户籍名称之一。因政府签发部分人户专门承担站役,故得此名。元朝为了“通达边情,布宣政令”,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周密的站赤系统。站有水﹑陆之分,水道用船,陆道以马﹑牛﹑狗等作交通工具,故又有船站户﹑马站户﹑牛站户﹑狗站户等名称。各种站中以马站为最普通,马站户的数量也最多。据统计,全国驿站共有一千五百余处,以每站平均二百户计,站户约达三十余万户,实际数字可能更高。

承担的站役

站户承担的站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陆站站户养马﹑牛﹑狗等,水站站户则备船;马站出马夫,称为兀剌赤,水站出船夫;部分站户需向过往人员供应首思。江淮以北农业区的站户,大致平均四户养马一匹,每户可免四顷土地的地税;江淮以南对养马户数没有限制,但规定同养一匹马的诸户总共可免税粮七十石。站马来源不一,有的由国家出钱购买,发给站户饲养应役;有的由驿站所在地区诸色户计共同出资购买,发给站户;有的则由站户自行购置。不管来源如何,一旦倒毙,都由站户赔补。站户除可以免税的田亩税粮之外,其余部分仍须纳税。供应首思的站户可以免除和雇﹑和买﹑杂泛差役,有一部分地区的站赤由官府供应首思,这些站赤的站户与民户一样承当和雇﹑和买﹑杂泛差役。牛站户﹑狗站户和船站户的情况与马站户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