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禾米果是江西省的特产,又称黄元米果。其历史悠久,是明代的地方贡品。60年代后多用粳[jīng]米精制,工序繁琐。客家人的传统食品,是以赣南本地产的糯性“大禾米”为主要原料。[1][2][3] 历史
大禾米果是江西省的特产。它起源于赣州兴国县(有人说是会昌县),在唐宋时期就闻名遐迩,并在明朝正德年间被列为朝廷贡品。如今这道美食,不仅流行于赣南地区,在粤东、闽西、台湾和零散分布的客家地区都有制作食用。[4][5] 制作
大禾米果的重要步骤是磨制大禾米粉。首先将大禾米用清水浸泡3-5小时,然后取出晾干,过程中需充分搅拌,以免发生不均匀的发酵现象。晾干后,将大禾米放入石磨中磨制成细粉。石磨磨制过程中,需要用清水不断沿着石磨口传入,同时手持石磨对石磨上的大禾米进行磨制,磨制后的大禾米粉具有黏性和粘性,可以制作成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