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轸

西晋时期官员
[zhěn](约公元233年-291年),字超宗,蜀郡成都人,西晋时期官员。他的父亲杜雄曾任蜀汉安汉[luò]县县令;儿子杜毗和杜秀,被世人称为“二凤”。[1][2][3]
杜轸师从谯周学习儒家经典,学问精深。出仕蜀汉时,他拒绝州里征召,担任蜀郡功曹史。蜀汉灭亡后,邓艾入蜀举荐他为孝廉,任建宁令,他推行德政,改善社会风俗,让少数民族心悦诚服,任期满离开时,百姓追送礼物,他一概谢绝。之后任池阳令,政绩出色,是雍州十一郡中治理最佳者,百姓为他立祠,被他判罪之人也无怨言。因政绩突出,累迁入朝任尚书郎,见识广博,奏议驳论多被采纳,与涪人李骧齐名,被誉为“蜀有二郎”。后来他出任犍为太守,广施恩惠、爱护百姓,声誉颇佳,后又任州大中正。正当晋武帝准备重用他时,杜轸患病去世,享年有五十八或五十一岁两种说法。[4][5][6][7][8][9][10]

人物资料

杜轸(约公元233年-291年),字超宗,蜀郡成都人。父杜雄,字伯休,官至蜀汉安汉、雒县县令。轸少师从谯周,发明高经于谯氏之门,博涉经书。州辟不就,蜀郡任命他担任功曹。
后来邓艾破蜀,被征。钟会成都,当时蜀郡太守南阳张侯不肯出太守府。杜轸进言说:“魏征西将军囚禁执拿了镇西将军,就在近期,一定会被遣还。现在正逢大军混乱的时候,他们互相迫害不能用平常来对待。所以您应该到正殿里避乱。”(一说杜轸白太守:“今大军来征,必除旧布新,明府宜避之,此全福之道也。”)张府君于是出府回到住所。钟会果真派遣参军牵弘担任太守,数百骑擐甲驰马入郡。弘问轸前太守所在,轸正色对曰:“前太守明达去就之机,辄自出官舍以俟君子。”弘器之,命复为功曹,轸固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