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明斯基有几部人工智能和哲学方面的作品,如2016年出版的《情感机器》和《心智社会》,2020年出版的《创造性思维》。1969年,马文·明斯基因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贡献,获得图灵奖。1990年马文·明斯基获得日本国际奖,次年,他还获得IJCAI卓越研究奖,并在2001年获得富兰克林奖章(Benjamin Franklin Medal)。[2]
人物生平
马文·明斯基1927年8月9日生于纽约市。他的父亲是一名眼科医生,同时又是一位艺术家。他的母亲则是一个活跃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小学和中学,明斯基上的是私立学校,对电子学和化学表现出兴趣。他的活动范围中基本上是知识分子阶层。1945年高中毕业后明斯基应征入伍,在芝加哥北边的大湖海军培训中心(Great Lakes Naval training Center)和其他约120名新兵一起接受了训练。退伍后,1946年他进入哈佛大学主修物理,但他选修的课程相当广泛,从电气工程,数学,到遗传学等涉及多个学科专业,有一段时间他还在心理学系参加过课题研究。1950年获得哈佛大学数学学士学位,1954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题为“神经模拟强化系统理论及其在大脑模型问题中的应用”。他曾是哈佛学会的初级研究员,任职于1954年至1957年。1958年加入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并于一年后与约翰·麦卡锡发起了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他担任麻省理工学院媒体艺术与科学教授和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教授,直至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