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显王后

朝鲜成宗第二继妃
贞显王后(정현왕후,1462年—1530年),尹氏,讳昌年,本贯坡平尹氏。朝鲜成宗的第二继妃,朝鲜中宗[]生母,是铃原府院君尹壕和延安府夫人田氏之女。[1]
天顺六年(1462年,朝鲜世祖八年)六月二十五日生于忠清道新昌县衙,成化九年(1473年,朝鲜成宗四年)六月十四日入宫封为淑仪。在废妃尹氏被废后,于成化十六年(1480年,成宗十一年)十一月八日受册为王妃。弘治元年(1488年,成宗十九年)三月,生下晋城大君李怿(后来的中宗),但因为成宗长子李㦕(燕山君)已被册立为王世子,因此李怿无法成为世子。成宗死后,世子李[lóng]继位,尊尹氏王大妃,弘治十年(1497年,朝鲜燕山君三年)上尊号“慈顺”,弘治十八年(1505年,燕山君十一年)再加上尊号“和惠”。翌年(1506年)发生中宗反正,尹氏在朴元宗等人的要求下废黜燕山君,立其子晋城大君为王。嘉靖九年(1530年,朝鲜中宗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二日病逝于景福宫东宫正寝,享寿六十九岁。死后谥号“贞显”,徽号“昭懿钦淑” ,殿号“孝敬”,全称“慈顺和惠昭懿钦淑贞显王后”,与成宗合葬于宣陵(位于今日首尔特别市江南区三成洞)。壬辰倭乱时,其本人及丈夫、儿子的陵墓都被日军盗掘,尸体被烧毁。[2]

人物经历

成宗时期

坡平尹氏家系图天顺六年(1462年,朝鲜世祖八年)六月二十五日,贞显王后尹氏生于忠清道新昌县衙,当时其父尹壕担任新昌县监(从六品),因此将其命名为“昌年”,这通过她的自述生平(中宗转述)而被记载于实录中,她也是朝鲜王朝唯一名字被正史确切记录下来的王妃(其余只有野史记载的张禧嫔的名字和族谱记载的纯贞孝皇后的名字,以及有争议的明成皇后的名字)。[3]她与成宗的祖母贞熹王后皆出身于坡平尹氏,不过两人的亲属关系较远。贞熹王后的祖父尹承礼与贞显王后的高祖尹承顺是亲兄弟,俱为铃平君尹陟之子,因此贞显王后算是贞熹王后的再从侄孙女。成化九年(1473年,朝鲜成宗四年)六月十四日入宫,封为淑仪,当时她年仅十二岁。在成宗第一继妃尹氏被废后,她于成化十六年(1480年,成宗十一年)十一月八日受册为王妃。由于个性温顺,她深得贞熹王后与昭惠王后(即仁粹大妃)的疼爱。弘治元年(1488年,成宗十七年)三月,尹氏生下一子晋城大君李怿(后来的中宗),但因为成宗长子李㦕(燕山君)已被册立为王世子,因此李怿无法成为世子。她又育有三女,分别是顺淑公主、慎淑公主以及无封号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