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鹏翮-抖音百科
张鹏翮(1649年-1725年),字运青,号宽宇,清四川省遂宁县黑柏沟(今遂宁市蓬溪县任隆镇黑柏沟村)人。是清代名臣、治河专家。历任礼部郎中,兖州、苏州知府、江南学政、浙江巡抚、河道总督、两江总督、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兼文华殿大学士等职。随索额图出使俄罗斯,勘定中俄东段边界,为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作出了贡献。[1] 康熙九年(1670年),张鹏翮进士。康熙二十七年,奉命参与中俄边界谈判,回京后升兵部督捕右理事官,旋升大理寺少卿。次年,陪同康熙南巡,后升浙江巡抚。在浙六年,他整顿吏治,关注民生,大兴水利,使地方安定。康熙三十六年,张鹏翮回京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后出任江南、江西总督。三十九年,被任命为河道总督,他提出新的治河计划,成功使黄河、运河安度汛期,得到康熙赞誉。四十四年,黄淮泛滥,他虽被革职但留任督修,直至四十七年修复完成,复职。康熙末年,张鹏翮获封太子太傅。雍正元年,晋武英殿大学士,继续为朝廷效力。雍正三年(1725年),张鹏翮因病逝世,享年77岁,谥“文端”,追赠太子少保。雍正八年,诏入贤良祠。著有《冰雪堂稿》《如意堂稿》《奉使俄罗斯行日记》 《治河全书》 《兖州府志》《遂宁县志》等。[2][3][1] 人物生平
张鹏翮,字运青,四川遂宁人,出生于四川顺庆府。
据《清史稿》、民国本《遂宁县志》、民国本《遂宁张氏族谱》、胡传淮《张鹏翮研究》《张鹏翮简谱》等史料记载,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张氏在其入川始祖张万带领下,迁居四川省遂宁县黑柏沟(今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任隆镇黑柏沟村),至张鹏翮已经传到第九代。[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