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饼,亦称空心饼或千层饼,是一种源自湖北的传统美食,其名称意在纪念宋代文学家苏轼(号东坡)。这种饼以其酥脆香甜、油而不腻的特点而闻名。 关于东坡饼的由来,流传着一些富有人文色彩的传说。其中一个故事讲述了苏轼在宋神宗元丰年间被贬至黄州,期间他常游历西山,并与当地的灵泉寺僧人交往密切。某日,寺中的僧人用寺内的泉水和面,制作了一种油炸饼来款待他。苏轼品尝后,对其香甜酥脆的口感赞不绝口,并即兴挥毫画饼题字,自此这种饼便被称为“东坡饼”。[1] 历史来源
在宋神宗元丰年间,苏轼被外放至黄州,他在当地的生活中,除了欣赏赤壁的风光,亦频繁造访对岸的西山。据记载,西山灵泉寺的僧侣们为了款待这位名士,特别制作了一种油炸饼。苏轼所见之饼,色泽淡黄且质地剔透,品尝后发现其香甜酥脆,口感上乘。他好奇其美味之道,僧侣们解释称,饼是以寺内四眼泉的泉水调和制成,故而味道独特。苏轼对此赞不绝口,并即兴挥毫,绘制了饼图并题字“东坡居士”,由此,这种饼便被称为“东坡饼”。[2] 随后,东坡饼不仅在黄州府区域内的承天寺、定惠院等地成为僧侣道士的斋食,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流传至民间,成为当地的传统名产。至明清时期,东坡饼的名气更大,成为黄州地区的知名美食。关于东坡饼的命名,源自苏轼在黄州谪居期间与当地寺僧的密切交往,特别是他与安国寺长老参寥和尚的深厚友谊。参寥和尚知晓苏轼喜爱油酥食品,特制油酥饼待客。苏轼的夫人后来设计的“千层饼”,以其酥脆香甜、久存不坏的特性,亦被冠以“东坡饼”之名,以此纪念苏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