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铸币局

铸造美国流通硬币的地方
美国铸币局(英语:United States Mint)主要铸造美国流通硬币以作贸易和商业之用。其主要铸造设施位于费城,分局位于丹佛旧金山纽约西点。铸币局根据美国国会通过的1792年铸币法案成立,设于美国国务院之下。

历史

根据法案条文,第一幢铸币大楼位于费城,即当时的美国首都。铸币局的首任总监是著名科学家戴维·里顿豪斯,现时则为Edmund C. Moy。1799年,铸币局成为独立组织,而根据1873年铸币法案,铸币局成为美国财政部辖下机构。1981年起,铸币局向美国财政部财务长负责。
铸币局在费城的大楼名为Ye Olde Mint,其第一批分局设于夏洛特 (北卡罗莱那州)(币上有C标记)(1838–1861年)、达洛尼加(币上有D标记)(Dahlonega)(1838–1861年)和新奥尔良(1838–1909年)(币上有O标记)。夏洛特铸币局和达洛尼铸币局附近有金矿,两地分局主要铸造金币。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两局被关闭,而新奥尔良铸币局则于南北战争(1861)爆发之初关闭,直至重建时期末的1879年才重开。它负责铸造11种面值的货币,但只曾铸造其中10种(1851年的银3美分硬币、5美分硬币、10美分硬币、25美分硬币、50美分硬币,以及金1美元硬币、四分之一鹰金币(quarter eagle)、半鹰金币(half eagles)、鹰金币(eagles)和双鹰金币(double eagles)。
新的铸币设施在1870年于有大量银矿的卡森城 (内华达州)设立(CC标记),1893年关闭。1920年,美国于当时的殖民地菲律宾马尼拉设立铸币分局,是美国历来唯一设在美国本土境外的铸币厂,当时负责铸造于菲律宾流通的硬币(面值1、5、10、20和50centavo(菲律宾以及拉丁美洲的货币单位))。该厂于1920至1922年铸币,然后在1925至1941年(直至二战爆发),其铸造的硬币有M标记或没有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