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利亚(英语:Brasilia;葡萄牙语:Brasília),巴西联邦共和国首都。巴西利亚这个名字常用作其所在的巴西利亚联邦区的同义词,巴西利亚联邦区(Distrito Federal)面积为5822平方公里,所属城区和卫星城共10个。[4][19]巴西利亚位于平均海拔1000米的巴西中部戈亚斯州高原,[20]也处于马拉尼翁河和维尔德河汇合而成的三角地带上,截至2022年,巴西利亚总人口为385.8万。[4][21][22][23][1][5] 巴西利亚建城于1956-1960年,是全世界最大的20世纪以后建成的城市。1960年4月21日,巴首都从里约迁至巴西利亚。[1][21]1987年12月7日,巴西利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4][1][21] 巴西利亚的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气候干燥温和。城市大部分被人工湖环绕,郊区城镇大多分布于人工湖以北。绿化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60%,人均绿地100多平方米,是世界上绿地最多的都市之一。[25]城市中心呈“十”字形状,南北方向大街为主要交通干线,东西方向大街两侧为联邦和市政建筑,整座城市沿垂直的两轴铺开,即沿机翼向南北延伸的公路轴和沿机身向东西延伸的纪念碑轴。公路连通国内各地,与国内外有定期航班。汽车交通发达,城市生活完全电气化。[22] 巴西利亚经济结构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2019年的巴西地区统计数据显示,巴西利亚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最高,为90743雷亚尔(当年约合23030美元)。[26]2019年,巴西利亚荣获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141名。[27]2020年荣获全球可持续竞争力排名217位。[28] 名称由来
巴西是拉美第一大国。巴西历史上南富北穷,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早在1822年,就有人倡议把首都从南部滨海的繁华城市里约热内卢迁往内地。1956年,以发展主义著称的总统儒塞利诺"库比契克力图带动内陆地区发展及加强对各州的控制,在中西部戈亚斯州一片荒原上选中新都地址,定名为巴西利亚。[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