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陨石,也被称为Moldavite,大约形成于1500万年前。当时,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表面,由于撞击产生的高温与高压,使得陨石与周围的石头融合,形成了如浪花般的玻璃状物质。捷克陨石的命名源于1787年在捷克的摩达维河(Moldavite River)附近被发现。通常情况下,陨石以每秒钟11至74千米的速度穿越大气层进入地球。有时,陨石撞击地面岩层后,会使岩层融化并飞溅。这些飞溅出的熔融物质在与大气层的空气接触后,会迅速冷凝形成玻璃。捷克陨石正是这种天然绿色陨石玻璃的一种。[1] 简介
捷克陨石,又名莫尔道陨石、莫尔达维陨石、莫达维石。
捷克陨石1787年于捷克摩达维河(Moldavite)被发现,所以英文名为Moldavite。(Moldavite由学者FranzXaverZIPPE(1791-1863)提出,意指〝芙塔娃河石〞,为德文。),中 文为捷克陨石,香港称为绿陨石。唐代刘恂著《岭表录异》曾有记载“雷公墨”的说法,指的就是捷克陨石或者类似的玻璃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