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宗

清朝僧人
德宗(1621~1684),清代曹洞宗僧,原籍广西零陵,俗姓蒋,字迳庭。他的佛教生涯始于永州大定庵无学的教导,后在多地参学,最终在嶷山祝圣寺继承法脉。德宗在康熙年间曾住持多处寺庙,并著有《迳庭宗禅师语录》二卷。康熙二十三年,德宗示寂,享年六十四岁。[1][2][3]

人物经历

德宗 13 岁时,听永州(今湖南)大定庵无学之教,27 岁出家,遍参天德、西莲、罗汉诸山,后至天圆,拜谒义山且拙。他在阅读嶷山握中智符的语录后极为惊叹,33 岁参礼嶷山,35 岁秉拂,37 岁嗣法。
康熙元年(1662 年),德宗住清湘(今广西)南源洪圣寺,其后历住寿佛庵、理山圣明寺、兴隆庵、嶷山祝圣寺、千佛林、贝叶林等十五处。康熙二十三年,他示寂,享年六十四岁。其著有《迳庭宗禅师语录》二卷行世,陈允恭为他撰写了塔铭。[2]
德宗真身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