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深

中国男导演、戏剧创作家、社会活动家
洪深(1894年12月31日—1955年8月29日),学名洪达,字伯骏,号潜斋、浅哉,是洪亮吉的第六世孙,曾用笔名庄正平、乐水、肖振声等,[3]江苏武进人,导演、剧作家,戏剧批评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话剧和电影的奠基人之一。[3][4]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1913年移居青岛。1915年,创作剧本《卖梨人》。1916年,到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陶瓷工程。1919年,入哈佛大学戏剧训练班,是中国第一个专习戏剧的留学生。1922年,回国任职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剧本《申屠氏》。次年9月加入戏剧协社。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以光明剧社名义加入左翼剧团联盟。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立即投身于抗日洪流之中。1938年4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成立,洪深任戏剧科科长,和田汉一起组建了十个抗敌演剧队。1940年因经济拮据服毒自杀,经抢救后脱离危险。1949年5月赴苏联参加第一届世界和平代表大会。1953年,当选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剧协副主席。1954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文化联络局局长,兼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1955年病逝。[5][1]
洪深一生共写了36部电影剧本,44本话剧剧本,导演了59部电影、话剧,写了10多本电影戏剧理论著作和40篇论文。他曾编办过10种文学、影剧杂志、报纸副刊和丛书(包括与郭沫若、郁达夫、矛盾、叶圣陶等人合作的)。[5]

人物生平

学生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