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罗尼企鹅

扇尾亚纲企鹅目的动物
马可罗尼企鹅(英语:Macaroni Penguin[1]学名Eudyptes chrysolophus),体长66~70厘米,体重5~6千克,在南极周边、南极半岛进行繁育。[2]马可罗尼企鹅又名“长冠企鹅”,是企鹅家族中冠企鹅属的一种。它们面部呈黑色,头部各有两簇标志性的金黄色羽毛,造型浮夸。[3]马可罗尼企鹅由于头顶上的羽毛类似意大利面,因此也被称为“通心粉企鹅”。[3]
马可罗尼企鹅分布于南极半岛往东直到澳属贺德岛之间的亚南极群岛,总数约在2400万只,其中约有半数在南乔治亚岛,其它岛屿各有数百万只,如贺德岛有200万只以上。[8]马可罗尼角企鹅以小鱼和甲壳类动物为食。[9]

命名

1837年,德国自然科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冯·勃兰特(Johann Friedrich von Brandt)命名了马可波罗企鹅。马可罗尼企鹅学名中的“chnysolophus”的意思是“金黄色的冠羽”,这是因其装饰翎毛而得名。[2][3][4]
在18世纪,崇尚意大利潮流文化,喜爱打扮的男子,就会被称为“马可罗尼”。马可罗尼企鹅的金黄色装饰翎毛让人联想到那些喜爱打扮的男子,它们也因此而得名。马可罗尼企鹅学名中的“chnysolophus”的意思是“金黄色的冠羽”,这是因其装饰翎毛而得名。[2][3]此外,马可罗尼企鹅由于头顶上的羽毛类似意大利面,因此也被称为“通心粉企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