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类型体现为大学的科研规模和科研性质,[2]由此也将科研规模和科研性质作为分类依据。[3]研究教学型大学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研究潜力、能够把握从事研究领域内前瞻性问题的创新型人才;[4]在人才培养层次上一般是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并重,[5]办学层次涵盖博士、硕士和学士完整的层次;[6]研究教学型大学一般是科研与教学工作并重,[7]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地位;[8]拥有相当规模的博士生、硕士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9]承担一定数量的国家重大科研课题;[10]有足够的科研经费和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等。[11] 研究教学型大学一般学科门类较为齐全,[12]以多科性和综合型大学为主。[13]与此同时,已具有局部学科优势,可能在某一个学科领域或者几个领域具有优势,[14]相较于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大学,又处在较高的平台,能够进行某一领域的知识创新和突破。研究教学型大学又分为研教1型和研教2型。 大学类型简介
针对2000年中国高校合并重组后的格局,提出了由“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的中国大学分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