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销员之死-抖音百科
《推销员之死》是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创作的一部戏剧,首次公演于1949年。[1][2] 该剧通过一个普通推销员威尔逊·刘易斯的生平和死亡,揭示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矛盾和困境。剧中的主人公威尔逊·刘易斯是一个普通的推销员,他一直以来都在为生活奔波,希望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然而,他的努力却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回报,他的家庭生活也陷入了困境。他的妻子琳达因为长期忍受寂寞和生活的压力,与邻居产生了感情纠纷。而他的儿子巴里,也因为父亲的严厉管教和家庭环境的压抑,变得消极和叛逆。在戏剧的高潮部分,威尔逊·刘易斯在一次推销活动中突然心脏病发作,不幸去世。他的死亡使得整个家庭陷入了更大的困境。琳达因为内心的愧疚和痛苦,选择了离开家庭。巴里则在经历了父亲的死亡和家庭的破碎后,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并努力寻找生活的意义。[2][1][3] 《推销员之死》通过描绘一个普通家庭的悲剧,反映了美国中产阶级在20世纪40年代所面临的种种压力和困境。这部剧作对人物的深入刻画和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使得它成为了美国戏剧的经典之作。该剧发表于1949年,在百老汇连续上演了742场,获得普利策戏剧奖、托尼奖、纽约剧评界奖,是首部一举囊括三大戏剧奖的剧本,让阿瑟•米勒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作家。1985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由奥斯卡影帝达斯汀•霍夫曼主演。[2] 创作背景
“美国梦”是美国社会文化中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理解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关于“美国梦”的内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广义的方面来讲,“美国梦”指的是作为“民主、自由、平等”的国家理想;从狭义的方面来讲,它指的是每个人都有可能通过自我奋斗而获得成功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