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六脚湖-抖音百科
三十六脚湖是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因湖水向外延伸形似三十六只脚而得名,[1]总面积达210万平方米,蓄水量为1290万立方米,[2]最大水深可达16米。[3]三十六脚湖位于平潭中部,湖海山林交相辉映,岩礁碑屿穿插交错,被称为海岛明珠;[4]周围海蚀地貌发育,石头奇形怪状。三十六脚湖不仅是平潭岛上一个著名的风景区,还是福建省帆船队的训练基地。[5] 三十六脚湖是平潭综合试验区生活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水源,[6]被誉为平潭人民的“生命湖”和“母亲湖”。[2]福建省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通水后,来自闽江下游支流大樟溪的优质淡水得以汇入三十六脚湖;[7]平潭为保障三十六脚湖生态安全和区内供水安全, 制定了三十六脚湖水库工程管理、水文观测、安全生产等制度;[6]志愿者们也纷纷加入守护“母亲湖”的行列,定期前往三十六脚湖周边清理垃圾、植树造林。[1] 清代诗人俞廷营曾在三十六脚湖留下诗句:“波光如画碧如油,日落风清好泛舟。三十六湖烟水阔,不知领得几多秋?”[1]2017年,三十六脚湖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重要湿地名录;[2]2022年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河湖文化遗产。[3] 人文历史
“湖脚”深处有一石礁称“龙屿”,像苍龙昂首,古代乡人敬以为神。旧本《福清县志》说:“湖神甚灵。相传有捕鱼人曾闻水中作人语声。”清乾隆年间,福清县丞岑尧臣建“龙宫”于“龙屿”之上,并作《龙宫词》曰:“三十六脚湖深处,中有一礁号龙屿。绿玻璃涌碧莲花,波光云气相撑拄。传言此下有潜龙,水底时闻作人语.....”以后“龙宫”成了平潭县百姓祈雨的地方。湖中另有大小两座 山丘,远望像两只神龟,首尾相衔,浮游在烟波浩瀚的湖面上,因称“神龟石”。此外还有莲花石、钓鱼台、鲤鱼岩等胜景,美不胜收。清代诗人清俞廷营泛舟“三十六脚湖”,见了这许多的湖光石影,诗兴大作,为诗曰:“波光如画碧如油,日落风清好泛舟。三十六湖烟水阔,不知领得几多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