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站

南极科考站
泰山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中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1]泰山站为南极内陆考察夏季站,位置坐标为南纬73°51、东经76°58、海拔2621米,冰盖厚度1900米,位于东南极冰盖伊丽莎白公主地区域,距离中山站522千米,距离昆仑站715千米,距离格罗夫山地区85千米。[1]
2012年3月20日,新建南极考察站选址工作方案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中国新建南极考察站的工作正式启动。2013年6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泰山站建设工程自2013年年底开始实施,于2014年完成。2014年2月8日,中国南极泰山站建成并投入使用。[1]2019年2月1日,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泰山队完成泰山站二期工程任务。[2]
泰山站站区建筑分为主体建筑和辅助建筑。主体建筑分为3层:一层设备区、二层生活区、三层观察指挥区,主体建筑采用装配式模块化轻钢建造,满足科研观测和居住生活。[3]泰山站一方面可以作为昆仑站的中继站,为昆仑站的科学考察提供后勤保障支撑,进一步服务中山站一昆仑站内陆冰盖断面的各项科学考察;另一方面还可以此为基地,服务于格罗夫山地区科学考察。[1]

简介

中国南极泰山站为南极内陆考察夏季站,位置坐标为南纬73°51、东经76°58、海拔2621米,冰盖厚度1900米,位于东南极冰盖伊丽莎白公主地区域,距离中山站522千米,距离昆仑站715千米,距离格罗夫山地区85千米。泰山站主体建筑面积410平方米,建筑总高度为雪面以上11.7米,整体呈现“红灯笼”造型。泰山站增强了自动化控制、建筑智能化以及绿色建筑的研究与应用,加大了清洁能源的应用比重。该站主要功能包括科学观测、人员住宿、物资储藏、航空支持、车辆维修、通信、应急避难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