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紫罗兰

苦苣苔科多年生草本花卉
1
4
非洲紫罗兰(Saintpaulia ionantha),苦苣苔科,非洲紫罗兰属,为多年生草本花卉。又名非洲堇、非洲紫苣苔。原产非洲热带。植株矮小,一年四季可以开花,叶厚如丝绒,花形俊秀雅致,花色丰富,是室内极好的观赏植物。[1]
非洲紫罗兰全身嫩肉质状并密被白绒毛,具极短的地上茎。叶片轮状平铺生长而组成莲座状,叶卵圆形,先端稍尖,长约6cm,宽约5cm,全缘。花梗自叶腋间抽出,花茎红褐色,花单朵顶生或交错对生,花被5裂,组成圆盘状,花径3~4cm,裂片卵圆形,花色有深紫罗兰色,蓝紫色、浅红色、白色、红色等色,而且有单瓣也有重瓣,有的叶面带黄色花纹,花期很长,夏秋冬季均能连续开花。[1]
非洲紫罗兰喜温暖气候,适温为 18℃~24℃,16℃以下生长缓慢。忌高温,较耐阴,需肥沃疏松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较耐湿,但浇水量不宜过多。采用[qiān]插、分株或播种繁殖。喜光,如光线不足,只长叶不开花,但又惧怕直射光,光照过强,叶面会出现黄斑,所以不要阳光暴晒。空气相对湿度应在50% ~80%。把栽有植株的盆放在盛水的托盘上,可提高相对湿度。不要进行叶面喷水,否则叶片会产生难看的黄斑,浇水也不要浇在叶片上,土壤浇水一般每周两次。盆栽用盆要矮而宽,保持排水良好。生长季节每周施肥一次,应施稀薄液肥,开花期应少施氮肥[1]

物种简介

1892年由非洲德国殖民地的德国男爵保罗发现原生种,并将种子寄回德国,给同样喜好园艺的父亲在德国种植。1893年第一次在德国花展中亮相时,被誉为最有趣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