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轼

清康熙年间礼部左侍郎
江西兴国清德乡澄溪(今潋江镇澄塘村)人,生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二月初十,卒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三月初一,字眉长,号坡仙,名宗佰。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领乡荐,二十一年(1682年)考取壬戌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仕授任检讨。清康熙三十六年(1687年)、四十一年(1702年)先后任顺天府、山东主考官。后官居通奉大夫,礼部左侍郎,经筵讲官,翰林院大学士加一级。

轶事

康熙年间,由于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廷议“鬻官集资”(卖官筹款),众官缄默,惟独王思轼力排众议,奏请“严肃官规”,没收贪官赃款,以充军饷;在典试山东期间,取缔“官卷”(官宦子弟的照顾名额亦即后门卷子),扩大民间举子名额;这些都受到读书人的好评,并深得康熙皇帝的赞赏。清朝时,各省乡试录取名额并不一致,江西乡试长期无定额,很多人才被遗落,位居礼部侍郎的王思轼将这一情况汇报朝廷,据理力争,使江西乡试录取名额于江浙一样为全国最多。

“代天主祭”收辽帮

王思轼深得皇帝赞许不仅仅因为诸如此类的为官业绩,最为重要的是他自荐出使“代天主祭”使辽帮永远臣服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