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甸大清真寺

位于云南个旧的中国宫庭式建筑
沙甸大清真寺,坐落于中国云南省个旧市沙甸三岔街附近,[1]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寺庙。[2]如今的沙甸大清真寺是2005年开工扩建的,是我国西南最大的清真寺,为全国百座著名清真寺之一。沙甸大清真寺以阿拉伯建筑风格为主,部分承袭了中国传统建筑,整个清真寺沿中轴线左右对称,由大殿、宣礼塔和讲经堂组成。[3]门殿脊檐都画有伊斯兰教标志的星月图案。[1]该寺对伊斯兰教教义虔诚恪守,宗教礼仪氛围浓郁,民风民俗独具伊斯兰特色。新的礼拜殿建筑面积17700平方米,可容纳10000人同时做礼拜。[3]沙甸大清真寺主持过教务的著名经师有刘祖武、合成梁、沙平安、马健之、王家鹏、田家培、王少美、王富源、马文福、林应祥、张子仁等。[4]
1963年,沙甸村史组调查发现,明初,沙甸西营已有一所用毛草建盖的清真寺。《蒙自县志》记载:“沙甸之有清真寺起于前明弘治中。”有文字记载的沙甸清真寺,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年)。该寺两度被焚毁。[1]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沙甸村民集资建清真寺,并立有《沙甸清真寺捐资置田碑记》,名为沙甸大清真寺。乾隆三十年(1765年),沙甸大清真寺在原址扩建,为中国宫廷式建筑,由大殿、南北两耳房、叫拜楼、东厅房、水房和大门等建筑构成,布局匀称,精巧。[1]1975年7月,沙甸大清真寺在“沙甸事件”中被毁。1979年2月,“沙甸事件”获得平反,1979年9月由政府拨款和群众捐资,全村男女老少投工投劳,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在原大清真寺南侧重建了沙甸大清真寺。沙甸大清真寺几经修复扩建,仍保留明、清中国宫廷式建筑特色,为滇南清真古寺之一。[4]

历史沿革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沙甸村民集资“启建今之观宇,视从前规制,广大弘敞,焕然巨观,此本村清真寺之巅末也。”为了解决清真寺的经费、始有“置田制产之举”。恐“历年久远,契卷遗落……因镌为碑志。”此寺座落在沙甸三岔街附近,名曰,沙甸清真寺。
沙甸大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