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知白

元代画家、藏书家
曹知白(1272~1355),元代画家,藏书家。字又玄,贞素,号云西,人称贞素先生,松江华亭(今上海青浦)人。从小机敏颖悟,很有见识,爱读书,好黄老之学。家有藏书数千卷,也喜蓄字画。曾被荐为昆山教谕,不久辞去。结交赵孟頫邓文原虞集王冕等名流,与倪瓒黄公望交往最密,常以书画相唱和。咸淳八年(1272年)三月廿[niàn]八日出生。至元三十一年 (1294年)曹知白在开凿吴淞江中功绩居多。大德八年(1304年)提出填阏成堤之法,取得良好效果。至正十五年 乙未 (1355年)二月五日,曹知白逝世。三月,葬于松江修竹乡干山之源。

生平简介

曹知白与无锡倪[zàn]昆山顾瑛过从甚密,合为江南称世的三大名士。曾任昆山教谕,后辞官隐居,读经书,好道教。为江南富族,庄园宽敞豪华而清幽,喜交结文人名士,家富收藏。擅山水,师法李成郭熙,山石勾[cūn]柔细,少渲染,笔墨早年秀润,晚年苍秀简逸,风格清疏简淡。有《寒林图》、《疏林幽[xiù]图》、《群峰雪霁图》《溪山泛艇图》《双松图》等传世。
据记载,知白身长七尺,美须[rán],性机敏。曾北游京师,王侯巨富,多折节相交。後南归隐居读易。曹知白与倪瓒顾瑛同为太湖一带著名文人。家筑园池,闻名一时,“所蓄书数千百卷,法书墨迹数十百卷。”
曹知白家业很大,资财也够雄厚,虽然他兴来也常常“宾朋满坐冠峨冠,投壶散[zhì]罄交欢”,但骨子里处静尚修,不爱喧噪,显得为人比较清素,这一点尤与玉山主人顾瑛不一样。从他为自己的斋居取名为:“右古节”、“常清静”、“玄虚”、“淡然”、“自立”、“止”等看来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实所蓄书数千百卷,法书墨迹数十百卷,非徒藏也,日展诵之,所得者深广也”,因此他之文学素养、师承宽度亦皆非常人可比。曹知白与发奋临摹古迹的黄公望素有交谊,本人又博闻好古、富于文艺,黄公望称老友有“王摩诘遗韵”,《图绘宝鉴》说他“画山水师冯觐”,倪瓒说“云西老人子曹自,画手远师韦与李”,明代何良俊则说:“吾松善画者在胜国时,莫过曹云西,其平远法李成,山水师郭熙,盖郭亦本之李成也。”明代董其昌又说“曹本师冯觐、郭熙”。他的山水作品一如他的为人,有一股沉静清穆的气息扑面而来,尝自[qián]一画印作“聊以自娱”,与元季倪高士的画旨相仿佛,正是元代文人画之宗旨。其作品也广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