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

海河水系大清河上源(或支流)
唐河,古称恒水、呕夷、滱[kòu]水、唐水等,《大清一统志》载:因流经唐县后水流增大,而得名。[1]海河流域是大清河的上源或支流。发源于山西省浑源县南部的翠屏山,历史上称唐河为大清河的正源。经山西省灵丘县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唐县、顺平县定州市望都县清苑县安新县,在安新境内汇入北方内陆名湖白洋淀,后入大清河。全长273公里,流域面积4990平方公里。
历史上下游河道几经自然及人工变迁,下游建有唐河新道,干流上建有唐河水库、西大洋水库水利工程及诸多灌区,水利效益较高。

干流概况

唐河干流,发源于山西省浑源县南部的翠屏山,流经山西省灵丘县,出太行山入河北省保定市的源县、唐县、顺平县,以下河段历史上河道几经自然及人工变迁,1966年人工开辟新河道,唐河及其支流在唐县通天河、三会河、逆流河诸水汇集于西大洋水库,出西大洋水库后东流经定州市望都县、经清苑县安新县,在安新境内汇入北方内陆名湖白洋淀
山西省境内,源于浑源县境内的翠屏山枪风岭东北7.5公里的东水沟,有大小支流43条。由浑源县王庄堡进入灵丘县境内,西东走向横贯灵丘盆地,从门头峪折向东南经红石[léng]乡下北泉村进入河北省涞源县境内。该河灵丘县境内干流流经东河南、唐之洼、城关、高家庄、落水河、红石塄6个乡镇,境内河长58公里。包括6条支流,境内流域面积2071平方公里。河宽50—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