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洲岛

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
大洲岛,又称燕窝岛,位于海南省万宁市东南部海域,是环海南沿海线上一座国家级海洋自然生态保护区,由两岛三峰组成,面积大约4.36平方公里,“东方珍品”大洲燕窝就产于此,是中国的金丝燕栖息地,动物有毛鸡,此岛分为北小岭、南大岭,中间有一长500米的沙滩相连,该岛石奇海美,也是该区域最大的一座无人岛,素有“海南第一岛”之称。[4][5][a]
大洲岛陆域面积4.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5.8平方公里,由南岭和北岭两部分组成。南岭面积约2.7平方公里,海拔289米;北岭面积约1.5平方公里,海拔136米,地势相对平坦,沿海一带分布有较长的沙滩。两岭之间由一条长约800米、宽约40米的沙带相连。退潮时沙带露出水面,可涉水通行。沙带东侧为天然海水浴场,西侧则可供各类渔船停靠。[6][7]
大洲岛自唐宋以来即为重要的海上航道节点。1983年,岛屿被划为县级自然保护区,因人力和经费限制,保护工作进展缓慢。1989年,中国国家海洋局提出设立国家级保护区,次年经国务院批准,大洲岛被正式设立为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全面禁止各类生产活动。此后,国家与地方持续加大支持力度,1992年设立“海南万宁大洲岛国家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隶属海南省有关部门管理。1995年起,大洲岛部分区域被划为核心区,实行更为严格的生态保护。2015年,海南省开展专项整治,有效遏制滥采燕窝等破坏行为,岛屿生态逐步恢复。[2]
岛屿及周边海域构成了一个基本保持原始状态的热带海岛海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显著,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大洲岛自然资源丰富,岛上分布有577种高等植物,栖息着包括穿山甲、蟒蛇、狐狸、海燕、鹭等在内的多种野生动物,鸟类种类达81种。周边海域为海南省重要渔场之一,水产资源丰富,全年可作业,海产品供应稳定。然而,由于岛屿面积较小、生物数量有限,生态系统十分脆弱。[8]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