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变态(sexual deviation)[1],又称性心理障碍(psychosexual disorder),是指性行为明显偏离正常的一组心理障碍,表现为以异常的性行为作为满足性需要的主要方式,从而不同程度地干扰了正常的性活动。[2]
性变态分为性身份障碍和性偏好障碍,其中性偏好障碍包括露阴症、恋物症、异装症、摩擦症、性施虐症、性受虐症、窥阴症、恋童症等。性身份障碍可能与按哪种性别进行养育有关,与生物因素无关;性偏好障碍的病因没有确切证明和结论,多数学者普遍认为是通过后天经验获得的。性身份障碍的流行病学资料主要来自欧洲人群,男性多于女性;但要求性别重塑术的女性是男性的3~4倍。儿童和成人均会发生,但儿童更注重行为和心理的性别身份识别。性身份障碍的临床表现为渴望异性的生理特征、性特征或社会角色,性偏好障碍表现为性对象异常和性行为方式异常。[3] 成人的性身份障碍治疗方式有心理治疗、激素治疗、性别重塑术等;儿童治疗主要以心理社会干预为主;青少年治疗手段和原则同成人类似,治疗原则遵循激素治疗、现实生活体验和外科手术治疗的三联疗法。性偏好障碍需要根据不同症状选择治疗方法。[3]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性生理、性心理卫生知识的系统教育可起到预防作用。[2]性变态一旦形成,不易彻底纠正。但至更年期以后有可能渐趋缓和。[4]
定义
性身份障碍(gender identity disorder,GID)指强烈而持久的跨性别身份认同和对既定性别身份的长期不适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