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老干部大学

一所为老干部继续学习提供服务的公益性学校
北京市老干部大学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民旺甲19号,是为老干部继续学习提供服务的公益性、非学历的学习组织,隶属于市老干部局。学校现有普通多媒体教室3个,电脑教室1个,数码钢琴教室1个,以及用于各类短训班培训的活动厅室,经扩建改造新建多媒体教室5个,语音教室1个,所有教室全部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1]
学校面向离休干部和市属局级以上退休干部招生,现有书法、国画、文史、文体、科普、外语等6个专业,开设20多门课程,近40个日常教学班和综合班,9个研修小组,在校学员1000余名。[1]
北京老干部大学创办于1987年9月,原名北京老年大学,由市政协、市老干部局、市老龄委、北京社会福利基金会在东城区教育分院联合创办。1994年6月,学校迁入新建成的北京市老干部活动中心。1997年,改由北京市老干部局主办。2001年,经市编办批复,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增挂“北京老年大学”牌子,由社会力量办学改为公办。2009年9月,正式更名为“北京老干部大学”。学校历任校长有安林、吕清寰(常务副校长)、李晓月、匡国良、毛光成、马为平、宋永健、刘向东等同志,他们为学校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2]
2015年7月,经北京市老干部局局长办公会决定,由北京老干部大学承担对全市老干部(老年)大学的业务指导职能。在市委组织部和市老干部局的领导下,北京老干部大学要努力建成“五个中心、两个基地、一个平台、一个品牌”。即:老干部(老年)教育示范指导中心、骨干培训中心、远程教育中心、理论研究中心、国际和中国老年教育战略研究交流中心;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基地、高端文化养老基地;离退休干部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的平台;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北京市老干部(老年)大学”互联网站品牌。北京老干部大学在自身大力发展的同时,将引领全市老干部(老年)教育事业不断健康、持续向前发展。[3]

招生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