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守谦

唐宪宗时期宦官
梁守谦(779-827年),字虚己,唐宪宗时期宦官, 参与了唐穆宗唐文宗的两次拥立政变。 担任神策军右军中尉。 元和十二年(817年),梁守谦作为监军讨伐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太和元年(827年)三月初一庚戌朔,右军中尉梁守谦请致仕,以枢密使王守澄继任右军中尉。 同年冬十月廿日,梁守谦暴死于永昌里之私第,享年四十有九。 追赠扬州大都督[1]

人物生平

梁守谦,安定郡人。唐德宗贞元十四年,起家征事郎。贞元二十一年,迁内府局令,充学士院使。唐宪宗元和初,进阶宣义郎,迁掖庭局令。元和四年,加朝议大夫,拜内常侍,进阶正议大夫,总枢密之任。十一年,丁内艰。以其内相权重,夺情起复,授忠武将军,知内侍省事。其年冬,唐宪宗下诏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梁守谦为监军,进阶云麾将军、充蔡州行营招讨使。元和十二年(817年)十月,叛藩吴元济就擒。唐宪宗担心裴度私分吴元济的妇女和珍宝,派梁守谦前往蔡州查询并处置吴元济旧将。元和十三年(818年),加冠军大将军,迁右监门卫上将军,寻拜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元和十五年(820年),马进潭、梁守谦、魏弘简等神策军左右军中尉请立门戟,得到宪宗允许,迁骠骑大将军、右武卫上将军。拥立唐穆宗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廿七晚,陈弘志王守澄于中和殿暗杀唐宪宗,对外宣称皇帝暴崩。先是陈弘志、王守澄联手杀得宠宦官吐突承璀与其属意的继位者李浑,再联络梁守谦、韦元素等拥立定太子李宥继位,是为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梁守谦被封为安定郡开国公,冬十月,吐蕃趁机入侵,唐穆宗派梁守谦充左右神策、京西、京北行营都监,统神策兵四千人,并发八镇全军往救援。长庆二年,封邠国公,食邑三千户。四年,拜开府仪同三司,兼右卫上将军。拥立唐文宗宝历二年十二月初八辛丑(827年1月9日),宦官刘克明杀了唐敬宗,矫诏拥立绛王李悟。宰相裴度联络神策军中尉梁守谦、枢密使王守澄等拥立定江王李涵继位,是为唐文宗。刘克明投井而死,捞出来戮其尸,绛王李悟为王守澄所杀。太和元年(827年)三月初一庚戌朔,右军中尉梁守谦请致仕,以枢密使王守澄继任右军中尉。同年冬十月廿日,梁守谦暴死于永昌里之私第,享年四十有九。追赠扬州大都督

亲属成员

据《墓志铭》载,梁守谦曾祖父梁晟,为左清道率府长史;祖父梁希倩,翊卫中郎将;父梁庭,不仕。以上诸人均非宦官。梁守谦有子5人,长子梁承敏,掖庭局令;次子梁承度,宫闱局令、沂海监军使;三子梁承乂,内府局丞;四子梁承汶,赐绯鱼袋;五子梁承政,赐绿。皆为宦官,而史籍中不见记载,可能与梁守谦参预谋杀宪宗之事有关,故文宗及以后诸帝不加重用。弟梁守志,字行实(公元784年~公元838年) 享年54岁,迁葬于唐长安白鹿原。官至左神策军华原镇遏都知兵马使(监军),银青光禄大夫捡校太子詹事,行嘉王府长史侍御史等职。夫人为天水赵氏,有子梁宗师,任右神策押衙,宋州司士参军。夫人南阳韩氏,封冀国夫人。养子五人:长曰梁承敏,任朝散大夫、掖庭局令,赐绯鱼袋;次曰梁承度,任朝议大夫、宫闱局令,赐绯鱼袋,充沂海监军;仲曰梁承乂,任朝议郎、内府局丞;仲曰梁承汶,赐绯鱼袋;幼曰梁承政,赐绿。有女二人,长适太原郭氏。亲弟一人曰梁守志,任原王府司马兼侍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