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1]是中国的一种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已有风格粗犷、朴实的彩陶和黑陶。[2][3][4] 陶与瓷的质地不同,性质各异。陶是以粘性较高、可塑性较强的黏土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透明、有细微气孔和微弱的吸 水性,击之声浊。[5]瓷是以黏土、长石和石英制成,半透明,不吸水、抗腐蚀,胎质坚硬紧密,叩之声脆。[2][3][5]
陶瓷可用作制成日常生活用品、工艺品、工业用品、建筑装修材料等,[6]它与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一起被称为三大固体材料。陶瓷可分为普通陶瓷和特种陶瓷两类,普通陶瓷又叫传统陶瓷,特种陶瓷又称新型陶瓷或精细陶瓷、现代陶瓷,是具有特殊性能的陶瓷。按化学组成来分,特种陶瓷又可分为氧化物陶瓷、非氧化物陶瓷、金属陶瓷等。[7][3]中国传统的陶瓷工艺美术品,质高形美,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闻名于世界。[8] 在公元前5000~前3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就有了带红色、灰色或黑色的彩陶;夏代出现了以含杂质较少的黏土烧制的白陶器;约在商代中期制造出原始瓷器;东汉时期已烧制出成熟的瓷器;到了隋唐时代瓷器制品以青釉(即青瓷)为主,并远销南亚、东南亚、中东、埃及、日本等地;唐代的三彩陶瓷最为著名;宋代是中国瓷业蓬勃发展的时代。既有著名的“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又有磁州窑、吉州窑、龙泉窑及景德镇窑(湖田窑),所制瓷器远销欧洲;到了明代,江西省景德镇开始成为瓷业中心;清代陶瓷是中国陶瓷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各种品种齐备、材料丰富,尤其是彩瓷方面成就非凡。乾隆以后,陶瓷生产逐渐低落;1949年以来,陶瓷工业开始有了新的发展,恢复了失传已久的传统名瓷如龙泉青瓷,以及名贵色釉如钧红、天青、郎窑红等。工业陶瓷如高压电瓷、建筑卫生陶瓷等都有较大的发展;20世纪以来,为满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各种具有特异性能的先进陶瓷,包括结构陶瓷、功能陶瓷及生物医用陶瓷等。[9][4] 天然高古瓷(地质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