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中山大学二级学院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成立于2002年10月,其前身是创建于1929年的中山大学地理学系,该系是我国最早在理科开设的地理学系之一。中山大学地理学系成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于1952年设置了自然地理学专业,1956年设置了经济地理学专业,1959年地质系并入,1961年设置气象学专业,1972年设置水文学专业,成为拥有五个专业的大系,并于1961年在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

历史沿革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山大学地理系一度停办。1977年后,地理学系的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水文学三个专业先后恢复招生,同时招收硕士研究生。1979年地质、气象专业分别独立成系,1993年又分出成立了环境科学系,同期又在原地理学系的基础上分别成立了河口海岸研究所、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遥感应用中心、地球与环境科技应用研究中心和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等机构。为了加强中山大学地理学科各个单位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进一步增强地理学科的整体实力,中山大学整合原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中的地理学系、河口海岸研究所、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遥感应用中心、地球与环境科技应用研究中心和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等所有地理学科机构,成立了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办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