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继宗-抖音百科
孙继宗(1395年-1480年1月9日),字光辅,山东济南府邹平县人,明朝勋戚、大臣。他是安国公孙忠之子,孝恭章皇后孙氏的哥哥。在明宣宗时期,孙继宗先后担任府军前卫指挥使和锦衣卫职务。景泰时期,他晋升为都指挥佥[qiān]事,并袭封会昌伯。后来,他在夺门之变中立下功勋,被封为会昌侯,并获得奉天翊[yì]卫推诚宣力武臣的称号。 孙继宗还负责督办五军营戎务,并兼掌后军都督府事,成为明代少数以外戚掌握兵权的人之一。明宪宗即位后,他还监修《英宗实录》,并担任提督十二团和经筵事的职务。孙继宗在成化十五年(1480年)去世,享年八十五岁,被追赠郯国公,谥号为“荣襄”。[1] 人物经历
宣德初年授府军前卫指挥使,后改锦衣卫指挥使。景泰初年进升都指挥佥事,随即承袭父亲爵位。天顺元年(1457),发动夺门之变,使英宗复位,因功而进为侯爵,加号“奉天翊卫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自身可免二死,子免一死,世袭侯爵;诸弟为都指挥佥事者,都改为锦衣卫都指挥佥事。他自己又上书说:“臣与弟显宗率子、婿、家奴四十三人,参加夺门之变,有功,乞加恩宠。”于是显宗进升为都指挥同知,子琏授锦衣卫指挥使,婿指挥使武忠进升都指挥佥事,家奴授官者十七人。五月,命继宗督五军营军务兼掌后军都督府事。 皇帝左右侍臣又有人为绍宗求官,帝召李贤说“:孙氏一门,长子封侯,次者皆显官,子孙二十余人都为官,这就足够了。今又有人请为绍宗求官以慰太后之心,不知其初封孙氏子弟为官时,多次请示太后才允许;太后多日来就不高兴,曾说‘:何功于国,滥授这些官爵。物盛必衰,一旦获罪,我也包庇不了。’太后的意思很清楚了。”贤叩头歌颂太后盛德,从容地讲述祖宗以来外戚不管军政事务的规定。帝说“:以前内臣说京师军务非皇舅掌管不可,为此太后至今还在后悔。”贤曰“:侯继宗幸好还淳厚谨慎,但以后不得为例。”帝曰:“很好。”其后,锦衣逯杲奏陈英国公张懋、太平侯张瑾及继宗、绍宗都侵占了官地,建立私庄。皇帝命他各具实奏报。懋[mào]等服罪,予以宽大,只将管庄的人一律逮捕问罪,其地还官。此前,石亨获罪,奏请尽削夺其弟侄官职。继宗仿照石亨,为显宗、武宗及子孙、家人、军伴辞职。皇帝只革家人、军伴之授职者七人,其余不问。天顺五年(1461),平定曹钦的反叛,进为太保。不久因病奏请解除兵权,辞去太保之职,皇帝不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