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布尔(英语:Kabul;普什图语:کابل[2]),是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首都和喀布尔省省会,也是阿富汗的最大城市。它位于北纬34°32',东经69°9',地处阿富汗东部的喀布尔河谷、兴都库什山南麓。喀布尔是横亘东西世界的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镇,也是连接中亚和南亚贸易的必经之路。它向东可以抵达印度,向西可以直达伊朗,向北可前往撒马尔罕等中亚城市,向南则可以通往阿富汗坎大哈;海拔18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首都城市之一。[3][1][15]截至2022年底,喀布尔市有22个市辖区,城区面积达1030.49平方公里,住宅总数396095套,人口约538万。[5][6]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16] 喀布尔四面环山,城市呈U字形分布,开口处向着西面的高山峻岭。[16]喀布尔河流经该市,向东汇入印度河。喀布尔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3℃左右,昼夜温差大。[4][17]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拥有储量较大的铜矿资源。[18]喀布尔原义为“贸易中枢”,建城超3500年,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中心,也是东西方各势力的必争之地。亚历山大东征时,曾把喀布尔作为南征通道。塞琉古王朝时期,开始有喀布尔城的相关记载。到了贵霜帝国时期,喀布尔已成为东西方交通要道上的枢纽了。公元230年,萨珊波斯击败贵霜,阿富汗进入萨珊王朝时期,城市开始有了“喀布尔”的名称。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进入阿富汗,阿富汗开始伊斯兰化。面对阿拉伯人的入侵,喀布尔始终保持着独立。公元9世纪末期,喀布尔被波斯吞并。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入侵,给喀布尔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公元14世纪,帖木儿占领了喀布尔,喀布尔再次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公元1504年,喀布尔被莫卧儿王朝缔造者巴布尔征服。巴布尔十分喜爱喀布尔,死后安葬在这里。18世纪,喀布尔再次被波斯征服。1775年,喀布尔成为阿富汗首都。[1]19世纪,由于英国多次入侵和洗劫,喀布尔受到严重的破坏。[19][20][21]1979 年12月27日,苏联入侵阿富汗,占领了喀布尔。[22]在苏阿战争期间,喀布尔成为苏联人的指挥中心。[23]1989年2月,苏联撤军。[22]随后,因各派抗苏武装争权夺势,阿富汗陷入内战。1992年,布尔汉丁·拉巴尼领导的塔吉克武装打进喀布尔,纳吉布拉政权倒台。以拉巴尼为总统的、塔吉克人占主导的政府很快成立。这引起了普什图族人的不满。以希克马蒂亚尔为首的普什图族武装迅速壮大,并包围喀布尔,不停地炮击城里目标。1994年,塔利班兴起。1996年9月,塔利班攻占喀布尔,建立新政权。2001年“911”事件后,塔利班政权在美军事打击下垮台。在联合国主持下,阿富汗启动战后重建“波恩进程”。[5][24]在随后的20年里,阿富汗无论在经济状况、教育水平、医疗卫生等方面都较战前有了较大改善。然而,美国主导的重建进程在政治、经济和社会 结构层面未能实现根本性突破。2021年,美军从阿富汗撤军,喀布尔被阿塔重新占领。[25]在塔利班的统治下,这座城市和这个国家经历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26] 喀布尔气候良好,适宜种植小麦、大麦、水稻等农作物和葡萄、杏、枣等水果,是阿富汗全国最主要的园艺和蔬菜种植地之一。[27]工业以轻工业为主,主要有地毯、纺织、皮革、水泥、电力、采煤、汽车修理和制糖等。[7]喀布尔的经济主要依赖于贸易。[4][5]该市位列全球城市实验室发布的“2021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371名。[28]喀布尔主要景点有扎赫祠、梅旺德纪念碑、泰佩马兰詹山、达鲁阿曼宫、“喀布尔长城”等。[7][8] 名称
喀布尔(英语:Kabul,普什图语:کابل[2])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中心。“喀布尔”在信德语中是 “贸易中枢”的意思,表明长期以来这里就是欧洲、中亚往返南亚次大陆的交通要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