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天与人关系的核心概念,强调天道与人道的相通、相类和统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身心与自然的协调统一。[2][3]北宋哲学家张载首次在其《正蒙·乾称篇》中明确提出 “天人合一”一词,认为通过学习和修身,人可以与天(自然法则)合一,达到圣人的境界。[1] “天人合一”理念在儒家、道家哲学中均有体现,儒家强调天性、天命,道家则倡导效法自然,追求无为。[4]在“天人合一”的发展流变中,夏商周时期天被视为有意志的神,通过卜筮[shì]等方式探知天意。[5][6]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天人关系提出新见解,如孔子提出天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法则、老子提出自然无为、孟子提出性善论等。[2][1]汉唐时期,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理论,王充和柳宗元则批判这一理论。[1]宋明清时期,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概念,强调天人一气、同性,通过修养实现与天道的和谐。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理学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强调天理、人性与心的统一性,以及通过修养实现天人合一。这些思想家对“天人合一”的探讨,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宇宙、自然和人类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和谐社会的追求。[1][2] 近现代历史学者、思想家钱穆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思想的核心,著名学者季羡林强调其为东方思维的体现。[7][8]“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核心理念,在医学、音乐、文学、法律、艺术和建筑等领域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如《黄帝内经》以天人相应作为基本指导思想,《乐记》中“大礼与天地同节,大乐与天地同和”的礼乐思想等。这一理念不仅塑造了中国人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也为现代社会构建世界共同体提供了启示。[9] 原文出处
北宋哲学家张载在其《正蒙·乾称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 “天人合一”一词:释氏语实际,乃知道者所谓诚也,天德也。其语到实际,则以人生为幻妄,以有为为疣赘,以世界为荫浊,遂厌而不有,遗而弗存。就使得之,乃诚而恶明者也。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