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西汉时期,僰道县初属蜀郡,治所位于“马湖江会”,即现在的宜宾城。汉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犍为郡治从今贵州省遵义市西迁到僰道,从此,僰道作为犍为郡治,又是僰道县治。梁武帝大同十年(公元544年),僰道城改称戎州,以镇抚当地少数民族。西魏时期,犍为郡和僰道县迁至江原县地(今四川崇庆县东)。隋朝时,僰道县仍属犍为郡。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戎州州治迁至南溪(今宜宾市李庄镇),僰道县属于戎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戎州改称南溪郡,僰道县更名为义宾县(即以义宾服之意)。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因马湖江(金沙江)涨洪水,城池飘荡,州治和县治迁至岷江北岸(今旧州坝)。 宋徽宗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戎州改名为叙州,宜宾县成为叙州下辖县。元朝时期,宜宾县城曾迁至东山(今市区东北),后被元军毁坏,并迁至两江口(今宜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