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绍-抖音百科
司马绍(299年—325年),字道畿,谥号明皇帝,庙号肃宗,[2][3]史称晋明帝,东晋第二任皇帝,323年—325年间在位。[4][3][2]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生于琅琊国(今山东省临沂市)。[3]司马绍是晋元帝司马睿的长子,晋简文帝司马昱的异母兄,其母亲是荀氏。[3][2] 司马绍从小就聪明伶俐,深受父亲司马睿的喜爱。[2][1]建兴元年(313年)[5],司马绍任东中郎将,镇守广陵。建兴五年(316年)司马睿即晋王位后,立司马绍为王太子。大兴元年(318年)三月,司马睿称帝,他又被立为皇太子。[2][1][6][7]司马绍与朝中大臣王导、庾亮、温峤、桓彝等人关系亲密,与很多将军也交往甚密,得到了朝堂的拥护。[1] 永昌元年(323年),司马绍即皇帝位,改年号为“太宁” ,[2][8]王敦在司马绍即位后依然图谋篡位,太宁二年(324年),司马绍平定王敦之乱。[9][2]太宁三年(325年)三月,司马绍册立司马衍为太子,闰八月即卧病在床。[2][1]同年闰八月二十五日,司马绍病逝于东堂,终年27岁,葬于武平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鸡笼山北侧)。[1][2] 司马绍在位期间,重用王导,成功做到了对权臣的制衡,并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南渡侨姓与吴姓土族之间的矛盾,他在位时间非常短暂,但对稳定国家的政局却发挥了很大作用。[1][10] 人物生平